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中国电信傅志仁:通感融合在5G-A开端,在6G发展

时间:2025-07-14 来源:C114通信网

C114讯 7月11日消息(水易)近日,在“2025无线电技术与应用发展论坛”期间,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傅志仁表示,从无线与移动通信发展趋势来看,面向6G网络,将实现频谱融合、星地融合、固移融合的能力提升,以及通智融合和通感融合的能力拓展。

频谱融合方面,MIMO技术仍然是6G提升频谱效率的最重要技术手段,目前有两种趋势,一是集中式天线规模不断增加,二是分布式天线架构实现无蜂窝网络。另外,全双工有望应用于低频低功率站和高频站。此外,频谱分组资源池也是重要发展方向。

傅志仁表示,干扰管理是高效利用频谱资源的关键因素,通过波束赋形、频域/功率域协调、先进接收机(MMSE-IRC、ISC)、多域自干扰抑制级联等技术手段实现干扰规避和抑制。

星地融合方面,5G NTN是5G空口延伸至卫星,是基于5G蜂窝标准进行技术增强,逐步支持卫星透明转发、基站上星、网元上星,开展人联网、物联网车联网等应用。6G的星地融合是资源要素深度融合,实现从“延伸”到“融合”,从“能用”到“好用”的目标。

具体而言,多轨卫星协同能够发挥高中轨广覆盖、低轨高容量双重优势;多接入融合实现地面与卫星统一接入,统一认证,无感切换;异构资源管控实现网络、算力、频率多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。

傅志仁介绍,中国电信在星地融合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,引领3GPP NTN需求立项,率先开展高中低轨NTN系列技术试验,攻关高轨标清视频语义通信等。

固移融合方面,以客户为中心,构建固移融合、天地一体的接入能力,显著提升用户体验,探索边缘云整合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AI能力,提升AI算力资源效率。例如固移融合VoWiFi业务,有望为运营商提供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
通智融合方面,网络与AI相互赋能,推动云网智深度融合。网络云化更利于AI价值发挥,云网智融合是6G能力保障基础和必然趋势。与此同时,云网智融合需重点应对AI规模化部署带来的网络能耗挑战,实现高性能与低碳化的协同发展。

据介绍,通智融合方面,中国电信率先实现空口AI多任务协同原型验证,在信道状态信息开销降低,波束、定位精度提升等方面效果显著。还开展了意图驱动的端网云智能体通信试验,面向AI直播、VR沉浸式数字会议、工业质控等场景进行验证。

通感融合方面,通信与雷达频段交叠,为通感融合提供频率基础,实现从通信功能扩展到通信与感知双功能。傅志仁表示,通感在5G-A开端,在6G发展。5G-A阶段,由于天线形态受限以及通感技术发展时间短,其性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,6G可考虑类似“干涉测量”技术,利用多基站组网感知实现高分辨率、高精度感知性能。

傅志仁介绍,中国电信开展全域通感融合创新,推动国际前沿研究和标准进程,牵头3GPP基站通感标准化工作,发表高水平SCI/EI论文。同时开展多样化通感试验,探索应用边界,推动产业生态构建。此外,牵头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,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。


返回列表